2013年6月21日 星期五

Plaubel Makina 67




 出門旅行了幾週,於是本來打算一週一部相機介紹的計畫就這麼自然而然的擱下了,希望今後可以維持這個速率直到把手邊的器材都介紹完為止。
 今天要介紹的這部相機據說有很多知名攝影師、藝術家都愛不釋手。比如說荒木經惟、Andy Warhol都是這台相機的使用者,荒木在他的攝影筆記中甚至還特別提及這台相機,說明他為什麼這麼喜歡這台相機的原因。而這些攝影師和藝術家會對這台相機如此的鍾愛,不是沒有道理的。這台相機有著67片幅,在120的底片世界中提供長方形的構圖可能,配上品質、成像都相當不錯的 Nikkor 80mm F2.8鏡頭以及 RF對焦機構。再加上可以伸縮的蛇腹設計,使得這台相機在眾多的67片幅相機中,具有方便攜帶的優勢。
(蛇腹身出來之後的樣子。可以看到光圈和快門的調整都在鏡頭後面,實際操作上其實還滿方便的!)

(機頂的樣子,非常的樸實,右邊的過片旁的轉盤就是對焦轉盤,上面其實應該要有距離指示的,不過我的這一台掉了。)

(測光用的電池藏在鏡頭側邊,雖然我裝了電池進去,不過這台的測光也死了,所以多半都還是以肉眼測光為主。)


  另外也要說說這台相機本身的故事。話說這台相機是一位叫做土居君雄的日本人在1975年買下了德國的Plaubel這個品牌之後,請Konica幫忙設計改良原本的 Makina,並且安裝上 Nikon的鏡頭之後形成的產品。而在1981年之後則由 Mamiya接手生產。在這整個過程中, Makina 67本身生產的數量不到三萬台。因此,如今在二手市場上只能以天價來描述。而我手邊的這台則是運氣不錯,賣家說對焦機構有問題,因此沒有底價一元起標,最後以大約比市價的三分之一入手。回來測試之後發現對焦機構的確有點問題,不過主要的問題是在連動測距時上下沒有辦法疊合,不過因為RF相機只要左右可以疊合就可以準焦,因此其實只要在操作時稍微習慣之後,就不會造成使用上的困擾。運氣相當不錯呢!最後來看看這台相機拍出來的成像吧!

(Makina 67 + Kodak Ektar 100)

 
(Makina 67 + Rollei S3過期底片)


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Flexaret IV 來自東歐的TLR




     TLR (Twin-lenses Reflex) 百百種,而且這曾經是地球上最為便利的一種相機,然後,TLR這種類型的相機本身又有淵遠流長的發展歷史,最早的TLR相機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的70年代啊!而最後停產並且被現在的 RF和單鏡反光相機取代大約是在1970年代左右。也就是說,這種相機流行了快要一個世紀之久呢!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一台是從捷克來的雙眼相機,東歐地區其實也有很長期的相機生產歷史,不過可能一來是因為地處遙遠,在加上過去冷戰、共產主義長期統治導致我們所能接收到的前共產國家的資訊相對少些,因此對於東歐地區生產的相機也就格外的陌生。這也使得Flexaret這個曾經在歐陸小有名氣的相機廠在台灣乏人問津。不過,託幾年前川內倫子在台灣走紅的緣故,一切可以拍出低反差的器材開始在島上被攝影族群注意,於是,Flexaret的身影逐漸出現在台灣。



    Flexaret 是1939年,捷克的一家光學公司 Optiotechna 買下了 Meopta公司之後,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改良了先前的 Flxette生產出來的一系列以業餘愛好者為主要消費群的鋁合金機身打造的相機。手邊的這款應該是 IV型,因為是設計給業餘消費者使用的,所以一切的結構以簡單好操作為原則,而這一個原則也和在同一個時代出現的(差不多是 1950-57之間)其他廠牌的 TLR相比,在外型上和功能上都顯得簡練。



就像這張照片中的正面一般,鏡頭上方的有一個小小的紅色三角形標出的是快門速度,而鏡頭下方的金屬三角形則是光圈只是。右邊紅點是自拍鈕,配合左邊的 L形金屬桿分別拉下後,在按下快門桿就可以自拍。快門桿是 L形金屬桿上方,相機邊緣的那根較大的桿子。而在一般拍攝的情況下,就是先調好光圈快門,然後拉下 L形金屬桿,在向下觸動快門即可。

    這樣的設計和日系或者德系同一個時期的 TLR迥然不同。我曾經也把玩過一台 1920年代的 Ricohflex,印象中好像也是類似這樣的設計就是了,所以,這種撥桿式的快門也許也曾經是過去 TLR鼎盛時期的一個風潮?



   Anyway,因為整個機身設計的很簡潔,沒有多餘的按鈕和機關,同時設計的思維又和日系或者德系的TLR非常的不同,所以當我剛入手第一次把玩時,花了快要半個小時的時間才找到要怎麼把底片室打開。打開底片室的開關就是這個機身旁邊的小小螺絲。開啟底片時,必須要先轉鬆這個螺絲到畫面中這個位置之後,再往內壓打開卡榫,然後底片室就會應聲開啟。





 上圖的這跟金屬桿是可以拉出之後把底片對準裝上,然後再推回底片室裡正確的位置,因為這個角度有一點奇怪,所以推回時還滿費力的其實。推回之後再把底片裝上固定好兩端之後,拉出片頭捲到機身上的片軸:




 途中有一個白色的小圓點,把底片紙上的開始線對準這個小圓點之後,闔上機身確定卡榫歸位之後,把旋鈕轉緊,我想這應該是一個防呆裝置,避免大家拍照時太興奮不小心誤觸旋鈕就整捲底片見光死吧?


 蓋好底片室之後,繼續順時針旋轉這個圓鈕到卡住為止。這個時候中間的那個底片計數器會指到 1的位置,接著就可以開始拍攝了!而拍攝時,個人認為對焦用的毛玻璃可能是因為當時的菲林明亮技術還不夠成熟,所以對焦時如果在高光場合的話會有些困難,這個時候如果需要精細對焦,除了用手稍微遮擋一下雜光之外,使用放大鏡也是有必要的。



使用的是一顆 Meopta Belar 80mm F3.5的鏡頭
最快快門速度是1/400,底片120mm 6x6片幅。
至於成像的話,黑白的反差低,鏡頭可能是因為鍍膜技術不佳,所以碰上點光源或者強光時,遮光罩還是有其必要性。
至於彩色的手邊拍好的還沒時間沖,之後再補好了。



(發現手邊的是過期的 Rollei R3底片,難免影響影像品質,偏偏黑白底片被我拍完了,之後再來補正常影響好了....)

2013年4月20日 星期六

FOCA PF3 3 étoiles 135 mm

決定要開一個部落格把我收藏的相機們逐一記錄下來。但是因為相機眾多,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要從哪台開始,稍微思考了一下,覺得不若就從那些我當初在網路上找資料找的辛苦的相機開始好了。這條理路清楚了,第一台相機就決定是這台 Foca PF3 etoiles了。
大約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期一直到1950年代,世界各地有一股模仿Leica製作相機的風潮,德國的鄰居法國也不例外。法國的 O.P.L.公司在「模仿但是尋求原創性」的宗旨下開始生產了一系列的 Foca相機。

Foca 相機總共出過三個不同的型號,手上的這台是PF3,雖然是六十多年前的機種了,不過當時的相機工藝其實讓這台相機拿起來很有質感,而快門即使是布幕式的,但是依舊能夠上看千分之一秒的水準讓人很是佩服。Foca PF系列的相機都是 RF相機,同時也有一系列的鏡頭可供替換。光是50標頭光圈就有分 F1.9, F2.8和 F3.5三種不同的規格,另外還有135望遠鏡頭和28廣角鏡頭可供搭配的樣子。不過28鏡頭我只有看過資料上的記載,倒是沒有實際在拍賣上看到過。


軍艦部

機頂另一側的照片,最右邊的是底片張數指示器。中間的是快門,左邊的則是快門速度調整紐。在調整快門速度時,要把外圍的轉盤拉起來調整。而過片時,則是順著箭頭方向旋轉一圈即可完成過片。

說說50/F3.5這顆鏡頭,和眾多的老鏡一般,如果沒記錯的話,當時的鍍膜技術即使不是沒有,也是還不發達,所以抗耀光的能力不佳。不過階調上算是滑順,反差也小,拍攝黑白影像倒是還滿不錯的。
實拍的照片先放上一張,之後如果有滿意的會在陸續貼上來或者附上 Flickr的連結。
Foca PF3 + 50mm F3.5 + AGFA Apx 400